在墊子上認識自己

ㄧ堂瑜珈課可以觸及的層面非常非常地廣,也可以非常非常深,它的豐富性跟老師的背景與專長息息相關。有的老師每次上的課內容都不同,有的則是大致相同但是教法不同。教法不同可能來自他在其他領域的學習與體悟,因此對相同的體位法有了新的詮釋。

很慶幸,自己生活在溫哥華這一個瑜珈大師很多的城市,各種大師講座與工作坊,應有盡有。瑜珈,真的會讓人越學越謙虛,越學越知道自己的眇小。我們雖然不必迷信大師這種事,但我個人經驗則是每次去上過講座,心裡都會覺得大師之所以大師,真的絕對不是偶然,或是隨便炒作出來。(至少我沒有遇過令人失望的課,畢竟上課很貴,我有慎選再慎選)

記得有次在作shoulder stand的時候,大師一把拉起我的腳踝,那一秒,我完全領悟怎麼做可以讓脖子不再有卡卡的感覺。另一個大師,則是剖析倒立的精髓,拆成倒立四部曲的教學,讓日後我在面對身高六呎以上的彪形大漢,也可以面不改色地幫助這些魁梧人士。

當自己吸收這麼多的日月精華之後,突然面臨另一個瓶頸:我到底是誰?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師?就在去年,終於比較「忠於」自己。當我把焦點轉到學生身上,我也看見了自己。

我的學生們很多跟我ㄧ樣是上班族,英國籍,加拿大籍,亞裔等都有。上班族都知道,辦公室總有一些政治,開會總有ㄧ些無奈。因此走進一堂瑜珈課,如果能夠暫忘上班的瑣事,重拾對自己的愛與信心,就算練十年還是不會倒立也完全沒有關係。只要此時此刻,相信自己,記得自己的好,其他真的都已經不重要。

這個insight教我在上課前先問問每個人的狀況,今天累嗎?忙嗎?有被老闆找麻煩嗎?然後再決定為一堂課定調。有時候會設定上課的元素是「水」,因此動作上會鼓勵大家輕輕地「滑」出那個動作,關鍵字是「游」,「沈入」,「浮出」等等。如果設定元素是「土」,我就會設計很多往下紮根的動作,讓學生感覺跟土地的連結。

每次上完課以後,覺得自己也放鬆了下來,大休息的時候看著大家躺平,心裡覺得很滿足。一堂我讓直覺帶領我的課,我沒有想要成為誰或是變成哪個大師,但這是一堂學生跟我一起創造出來的課,事情就是這麼簡單。

「當我們的心不在束縛於個人的慾望,我們的工作就會做得好,而且感覺快樂。」- 瑜珈經